首页 投顾 > 正文

年销售20亿快消企业“猝死”,员工网上追债,又一知名国货“暴雷”! 环球快看点

作 者|关三


(相关资料图)

来源 | 快消

近日有网友爆料活力28陷入欠薪危机,一千多名员工从2月份已经没发工资,报销款没发的时间要更长一些,部分经销商的货款也未见货。而活力28的抖音等平台从今年2月份以后就不再更新。

“应该是资金链断了”某行业内人士称“其实都有苗头的,今年5月份荆州做了一场活动,请了很多明星。作为明星企业通常会冠名的,而活力28却缺席了。那时就传出来资金链断裂“。

此时距离活力28第三次重启过去5年时间。尤其是第三次重启,其背后的各方资本不可谓不强势,除了有泰国安宝与荆州市投资的10亿,又有红杉资本、唐彬森的挑战者资本的多次融资,一时辉煌无俩。没想到如今又陷入资金链断裂,员工数月拿不到工资的地步。

祸起收购

在某活力28员工的抖音账号里,连续发了三条员工讨薪视频。下面有部分员工留言:我们只想拿回我们的血汗钱。在这几条视频中,也看到活力28负责人李建飞的身影,以及他对当下困境的解释:一切都来自于对西安开米公司的收购。

“其实这几年活力28发展的不错,员工的薪酬也很高,作为同行也挺羡慕的“行业人士介绍到”如果没有收购西安开米的话,活力28不会资金链断裂“。

确实,从2017年活力28第三次(也可说是第四次重启),活力28近年的业绩从2019年1亿,增长到2021年的20亿,请过李佳琦、疯狂小杨哥为其带货,再加上有挑战者资本、星瀚资本、红杉中国、泰康保险的多轮投资,尤其是2022年活力28把销售目标订为40亿,红杉资本收购活力28 35%的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彼时估计达到25亿。

然而成也收购,败也收购。用李建飞自己复盘此次活力28资金链断裂的原因,大体有四个方面,一是因为疫情导致各种成本飞涨;二是成立上海公司想要全面开展线上销售,又是一大笔支出。三是这些年追求市占率等粗放式管理。当然最为难关的就是拿钱去收购西安开米——一家与活力28同样赛道的老牌日化公司,压入了大家的资金。

2021年活力28与红杉和挑战者出资15亿收购西安开米,收购内容包括西安开米的品牌商标以及上海嘉定工厂。而在收购开米前,开米已经陷入各种债务危机,其中中建八局1亿的债务为开米上海嘉定工厂的尾款。当然这次债务都是在收购前就对各方进行明示的,也就是李健飞与各资本方是知道这些债务的。

本来按收购计划,收购后去偿还各种债务即可。但因为2022年的突飞事件,上海被封控了一段时间,加上此前提出的收购解决方案在最后一分钟被开米以没通过陕煤董事会的理由否定了。而此时李建飞已经是开米的法人,结果就是开米的各个债权方起诉李建飞,让他被拉黑。

同时这样的传闻出来后,李健飞本人身体不适等,让此前活力28的供应商、经销商坐不住了,而后是大家冲了上海的办公室。紧接着是李建飞要求活力28从各大KA通出,导致大量导购失业。其实此前欠款,大家还能忍一忍,而如今面临的不止是工资不发,还要有大量人员失业,大家于是开始追讨自己的工资。

而李健飞在群里表示自己不希望把事情闹大,因为如果闹大则不会有资本进入,活力28的缺口并不大,他愿意抵押房产来渡过难关。

只是不止是员工还有经销商、供应商都对活力28以及李健飞失去信心,大家是员工想要回工资,经销商想要货,供应商想要款,这种乱局下,活力28要如何渡过难关,这次重启是否又要以失败告终呢?

活力28重启往事

回看活力28这70余年的历史,不可谓不丰富多彩,上市、被收购、上壳,多次重启,又多次重启失败。

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当年电视屏幕上的“一比四“后紧跟的一句”活力28,沙市日化“。1982年活力28品牌上市,“活力28”这一名字是来源于产品的研发过程花了28天。当然,研发过程虽然短,但是其实力还是过硬的,因为这个配方是当时负责人藤继新从荷兰买过来的。独创的”一比四“超浓缩无泡洗衣粉,开创了一个洗涤新时代。

与那个时代所有的创业者相似,大家都把目光对准了央视。在叶茂中出现前的央视,企业在那投广告,就如同江湖堵石一样,可能一刀富,一刀要跑路。多少央视标王,说着“开进一台奥拓,开出一台奥迪“后,纷纷破产。但央视投广告的效果却是看得进。就比如活力28,斥巨资1亿元压宝央视,成为在央视投广告的第一家洗衣粉公司,产品也迅速打响知名度。一度占据整个市场76%的市场份额。

然而出名后的活力28也陷入了多元化发展的困镜,集洗涤、房产、饮料、包装、酒店等都没有一个开花结果(另一个相似的是两面针公司)。而它从国外引进的洗发水、香皂等设备也没实现洗衣粉的盛况。相反纳爱斯的雕牌占据了洗衣皂的领导位置,让洗衣粉的市场越来越少。这导致94年活力28各种呆账过亿。

1996年活力28虽然成功在上交所上市,但这并没有扭转其经营危机。也在那一年外资品牌利洁时收购活力28,占股60%。与当年那些被收购的国产品牌的命运无二,收购后先是提价,后是答应的宣传费不见了,再后来是逼着企业用新的品牌巧手。而利洁时那边还忙着自己的“滴露“,更没心思管活力28了。于是1999年,湖北天发集团收购“活力28”,试图进行重组但未果。2001年,活力28在因连续亏损,股票交意简称改为“ST活力”。2003年,活力28历经艰难拿回了商标权,其时还是洗衣粉、皂的天下,但彼时的巨头有外资的宝洁们,内资有纳爱斯、立白门。自然没谁能救活一个老品牌活力28了,在天发集团下的活力28一直是卖食用油的。

2006年,“活力28”停产,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上市资格也被三安光电借壳上市。

2008年湖北稻花香集团成为又一个骑士,我们说稻花香在白酒方面是个不错的公司,但是这个跨行的经营或许从合作之初的宣言便让人觉得不靠谱。“我们有30万个白酒销售终端,洗衣粉也可以进入。想想看,一个终端卖一箱洗衣粉,就是一个惊人的数字!”这是当时稻花香董事长的豪言,洗衣粉跟白酒的终端可以说是天差地别的,当有这个思想时就注定的悲剧。

果不其然,2015年双方合作失败。两年后,泰国安宝集团和湖北荆州市达成协议,双方投资10亿元重建活力28品牌。并聘请曾在宝洁以及利洁时工作过的李健飞为CEO。新生的活力28依然回到自己的老本行日化,产品有洗洁精、洗衣粉、洗衣液、洗衣皂等。

2019年都在传蓝月亮上市,这让热闹的资本方纷纷在日化行业里寻找新的企业。这自然包括在消费品行业有一定建树的唐彬森以及它的挑战者资本了。与此后唐彬森投资不同,这次的双方合作,唐彬森并没有要求自己派驻职业经理人,也没有如同后面对待食族人以及王小卤那样压价,双方简短聊过后,便确定合作意向。

只是不知道看到如今活力28的新困镜,唐总有没有后悔没派自己信的过的职业经理人去操盘呢。

其实大家看一看当下回归的这些民族品牌,都曾经经历过一段怀旧带来的流量热度。比如武汉二厂、北冰洋、天府可乐们,通过线上的直播平台也都取得了短暂的辉煌,但是长久下来,他们的色彩都不在时,后面的路要如何走。反而是一些没什么包袱的企业,如大窑,玩起情怀来效果更好。

同时我们看李健飞和当下的活力28,在自己底子都没定的时候,却想着走起资本的套路,去收购一个同样复杂,多方经营困难的西安开米,这显然不是一个日化企业应该做的事情。

很多人在接触的人越多,见到的市面越大时,往往忘记了自己的初心。我们看一些回购的日化品牌,比如丁家宜,在被卖了又回购后,虽然声音没了,但是还算安稳的发展自己的事业,不折腾。

李健飞说他不离职,不破产是想再拯救一下活力28,是想让员工的损失降的更少些。希望他能说话算话,让员工能拿到自己的血汗钱。

*本文转载自快消 ,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授权。
*温馨提示:因公众号平台近期更改推送规则,大家可将派代公众号设为星标(“☆”),确保我们文章能第一时间出现在您的推送列表里。
热文推荐

关键词:

最近更新

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版权申明 网站地图 联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23 创投网 - www.xun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备2022009963号-3